68歲婆婆心酸:沒給兒媳彩禮和坐月子,兒媳不養老,兒子不來往
01
在婚姻里,婆媳關係,永遠是夫妻關係繞不開的一個坎。婆婆和兒媳,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了一起。因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那麼她們的相處,那完全就只能靠著良心。
有些婆婆,年輕時,對兒媳好,給兒媳彩禮,給她坐月子。兒媳雖不是親閨女,卻勝似親閨女。而有些婆婆,年輕時,仗著多年媳婦熬成了婆,開始作威作福,倚老賣老,想讓兒媳主動向她低頭。甚至還通過彩禮和兒媳坐月子,以此刁難兒媳。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婆媳關係更是如此。當初種下的因,今日就收穫同樣的果。其實,婆媳關係,說複雜不複雜,唯有將心比心,你尊重我,我心疼你,如此才能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和平相處。
02
68歲的張阿姨,至今都不敢相信。結婚前,一向乖巧聽話的兒子,在娶回來媳婦後,卻好像換了一個人。
但凡張阿姨提出任何要求,兒子都必定會說先請示下媳婦的意見。在張阿姨看來,兒子這是沒出息,妻管嚴的表現。
可偏偏兒子卻樂此不疲,一點也不以此為恥。每每此時,張阿姨都有些心酸。兒子和兒媳談戀愛時,張阿姨就不太同意。
兒媳長得雖然漂亮,可她家庭負擔重,父母也沒有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還有個弟弟。兒子要是娶了,那就相當於要養她全家人。
03
張阿姨自然不同意,在她看來,自己的獨生子,怎麼能幫別人養父母呢?可兒子非要娶,她攔也攔不住,最後只能用不給彩禮阻止兒子。
可兒子寧可不要彩禮,也要娶兒媳進門。張阿姨特別生氣,可她捨不得責罵兒子,只好把這些怨氣藏在心裡。看到兒媳時,自然也沒什麼好臉色看。
後來兒媳懷孕了,張阿姨態度就有了變化。雖然還是不喜歡兒媳,但她卻非常喜愛孫子。她整天抱著孫子愛不釋手,就想著給兒媳坐月子照顧孩子,緩解下婆媳關係。
可兒媳卻不領情了,非要讓自己娘家媽來伺候月子。張阿姨有些傷心,但她沒計較太多,最後還是給了孫子一萬見面禮,兒媳很理所當然收下了。
04
那時張阿姨想著,兒媳月子不用她伺候,那兒媳上班了,她總得要自己帶孫子吧。可兒媳的做法, 再次讓張阿姨心寒。
兒媳賭氣一般,把孫子送回了娘家,讓她父母帶。張阿姨多次提出幫他們帶孩子,減輕下負擔,兒媳都是很乾脆拒絕了,說孩子是她生的,她不需要張阿姨來假仁假義。
就這樣,張阿姨一邊想著孫子,一邊又滿腹委屈。雖然她時不時補貼錢給兒媳,兒媳也都照單全收了,可一旦張阿姨想親近孫子,兒媳就會炸毛。
次數多了,張阿姨也心寒了,慢慢地,錢也不再給了。而錢不給,兒媳就更加變本加厲,都不給張阿姨看孫子。
05
慢慢地,張阿姨身體也日漸不好了起來。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老年人的小毛病多少都會有。張阿姨就想著去兒子家養老,去之前,她也想好了,兒子家的開銷,以後她就包攬下來,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也想以此討好兒媳。
結果兒媳拒絕了,說當初最難的時候不需要婆婆,現在婆婆年老了,她更不想再和婆婆有任何瓜葛。至於養老,讓張阿姨自己想辦法。
06
張阿姨看著兒子,兒子卻一句話不說,只是沉默。見此,張阿姨什麼都明白了。她回了老家,一個人單獨過生活。
而從那之後,兒子也很少回來。想到這,張阿姨忍不住心酸掉淚。
兒媳因為沒彩禮,而埋怨她,她可以理解。可兒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可兒子一點也不領情,反而還幫著兒媳,對她不聞不問。
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張阿姨不禁焦慮起來。雖然她有養老金,可她還是想著和兒子兒媳一起住,享受天倫之樂。只是如今,兒媳對她不聞不問,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討好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