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5歲老人的感慨:人到晚年才明白,養老還得「靠兒媳」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很奇妙的,你對別人好,別人會感受得到,也會對你感恩。
其實,這世上並沒有那麼多的不愉快,很多也是自己弄出來的,只要自己不太作,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變得很簡單。你拿出一顆真心去真誠待人,別人自然也會以真情回報你。
都說,婆媳關係難處,但如果雙方都能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位置上多考慮一下,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矛盾了。
既然成為了婆媳,那還是有緣分的,有緣遇到就要懂得惜緣,好好珍視這段感情。
兒媳在年輕的時候,沒有經驗,很多事情都需要婆婆的幫襯,而婆婆老了就會發現,還是要靠下一輩,靠兒媳,這日子才過得舒心。
以前龔春紅和兒媳一直不對付,總是看不慣兒媳,也因此沒少給兒媳臉色看。要說有什麼大矛盾,其實也真談不上。
說白了龔春紅就看不得兒媳閑下來,她覺得做兒媳婦的就要勤快,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就要傳承。
還有,她就是不認同兒媳那套,女人要工作,要經濟獨立的理論,她覺得做女人嘛,不就是要做家務,給男人分憂,讓男人下班就有熱騰騰的飯吃。
兒媳那時候還要買房子,不和老人住。龔春紅覺得兒媳就是因為和自己合不來,看不慣自己,嫌自己邋遢,所以才要搬出去的。
當時,兒子兒媳小倆口都沒什麼錢,兒媳倒是開口向婆婆借錢了,但龔春紅知道兒媳打的什麼主意,硬是沒給兒媳借錢。後來,兒媳還是找娘家人借的錢買了房。
兒子兒媳有了孩子之後,龔春紅讓小倆口把孩子送來,她可以幫他們帶,但兒媳不同意,偏要自己帶。
這件事讓龔春紅和兒媳鬧得很僵,龔春紅知道這是兒媳在報復她,所以才不讓她帶孫兒。當時龔春紅說了狠話,孫兒不讓她帶可以,那小倆口以後有什麼難處也不要向她開口。
龔春紅很要強,也很要面子,後來老兩口真的就凡事都靠自己,基本沒啥大事都不會找兒子兒媳。
但是人哪裡能硬氣一輩子呢,在龔春紅75歲那年,生了一場重病,差點沒救過來,還是兒媳出錢出力才好起來。這時候她才感歎道:人到晚年才明白,養老還得靠兒媳。
為什麼人老了,要靠後人呢?因為人老了,才能知道人不可能健壯一輩子,身體沒以前結實了,走路也不大方便了,到頭來能依靠的還是孩子們。
所以,有句老話說得好,人上了年紀,就不能不服老。凡事不能做得太絕太過,別等老了沒人照顧。特別是婆媳關係,要知道對婆婆來說,養老還是得靠兒媳。
人老了,要是獨居的話,會很孤獨的。老人最需要的還是陪伴,需要被關注。想想老人們,哪個不是眼巴巴地盼著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來陪自己的,老人還是喜歡熱鬧。
老人要孫子孫女回來看自己,有時候還不是得兒媳發話。要是兒媳在孩子面前,說婆婆的不好,那孫子孫女會喜歡婆婆嗎?還有沒有哪個孩子會對欺負自己母親的人有好感的,自己的親人也不能除外。
所以呀,老人要過個安定愉快的晚年,還是要靠兒媳,不然晚年生活,感到孤單了,想找人陪伴都有點難。
人老了,免疫力下降,就很容易生病。婆婆要是生病了,最指得上的還是自己的兒媳,你想想,兒子一個大男人,照顧自己也不方便,上廁所洗澡什麼的還是要兒媳來幫忙。
有的人可能會說有女兒的,可以靠女兒,但是女兒嫁出去了,自己還有一大家子人,讓女兒一直待在娘家來照顧自己,那女兒的婆婆有沒有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