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55歲退休女人的頓悟:獨處,才是長壽的法寶
01
前段時間朋友說了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
她說:「當今的快節奏生活中,我們都跟陀螺一樣,被一根無形的繩子抽著,不同旋轉著。你知道嗎,據說平均一分鐘就會有七個人患癌。」
她還說:「想想我們這一生,前二十年接受學校的教育,接受父母的教育,稀裡糊塗不知道為了誰而活;中間二十年拼命工作,為了一口飯整宿整宿加班,罔顧生命。上有老下有小,為了這些我們憑著一口仙氣苦苦支撐。我們真的能堅持到退休嗎?」
仔細一想,的確如此,好像每個普通人的人生都是如此。無數人忙忙碌碌卻倒在工作臺上,無數人驟然長逝於上班途中,都說我們拼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能夠有更高品質的生活,可這付出的健康的代價,卻是金錢不能衡量的。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無奈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有很多規律是我們必須遵守的。青春已逝的中年人,承受過了壓力,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那接下來如何能活的更久,如何能在人生的下半場活的更加精彩,其實全仰仗於退休後的這二十年。
鄰居李阿姨就是一個典范。李阿姨是工人,兢兢業業了一輩子,55歲退休,退休後的半年她在大女兒家看孩子,她的生活全部圍繞著大女兒一家。
早上醒了趁著女兒女婿在家能照看孩子先去買菜,買完菜回來就接過看孩子的重任。祖孫兩個每天固定的「任務」就是去公園遛彎或者在社區閒逛,偶爾遇上年齡相仿的帶著孩子出來的人,還會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聊天。到了下午,李阿姨回到家開始哄孩子睡覺,著手做飯,順帶著把衣服洗了。
這半年裡,李阿姨的生活軌跡就是家附近三公里之處,每天的事情跟保姆的工作是一樣的,甚至比給人當保姆還累。李阿姨覺得,以前她讀書看報,如今她能看得只有孩子;以前上班時候沒覺得自己身體不好,可這半年裡她的的確確感覺出自己真的老了。
02
身體上的變化和精神上的變化讓李阿姨的整體狀態直線下降,她開始隔三岔五的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焦慮到跟孩子發火。
幸而,女兒察覺到了她的變化,開始找做心理醫生的朋友諮詢,朋友在問了詳細情況之後沒有開藥,只給了四個字:「學會獨處」。李阿姨女兒將信將疑的跟李阿姨說了朋友的建議後,李阿姨開始恍然明白,在退休之後的這半年裡,她把自己給禁錮住了。
接下來的日子,她先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那兒散心,她帶著自己喜歡看得書,帶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帶著自己喜歡的樂器,背上行囊勇敢的自己走了出去。這一趟,讓她找回了自己,原來退休後的生活這麼美好,原來這個年齡段看到的世界也別有一番滋味。
李阿姨還去山裡住過小半年,這半年裡她自己動手做飯,自己種一些花花草草,看著它們從種子成長為小苗甚至開花結果,這裡沒有碎片化的必須強迫自己接受的知識,沒有孩子的吵鬧聲,沒有強迫自己快速生活的緊迫感,這種感覺讓她的生活慢下來,覺得這麼多年的緊張感終於松了下來,更神奇的是,她身上的那些不適感全都消失了,感覺自己更年輕了。
只有自己的日子裡,李阿姨把這前半輩子全都回憶了一遍,包括愛情、親情、友情,愉快的讓她心生歡喜,不愉快的也跟自己達成了和解。李阿姨感受到了「寧靜」的真正含義。
這時候李阿姨才恍然頓悟,原來「獨處」才是長壽的法寶。
03
又半年過去了,獨自一人的李阿姨又感受到了「寧靜」的可怕。人是群居動物,長時間脫離大環境,內心的煩躁同樣會再次蜂擁而至。她說不出這其中的道理,可身體卻感受的真真切切。她又選擇回到了女兒身邊。這次回來跟上次的感覺又有了新的變化,她變得更加能夠面對現狀。
以前她覺得「獨處」是長壽的法寶,現在覺得學會「獨處」才是長壽的法寶。愉快平和的心態是通過「獨處」感受到的,而這種平和,恰好就是我們長壽的秘訣。
有句話這樣說:「靜聽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邊雁去雁回。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在紛擾喧囂的紅塵,亦能簡單明約,空靜安然地享受生命與生活。」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