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媳婦過門第2天,大姑子趕來幫婆婆「立規矩」,女子:滾你家去
01
前言:
關於婆媳關係,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這樣一番話:「兒子孝母,且逼迫太太跟自己一起孝母,由此便導致了惡劣的婆媳關係」。
確實,對於已婚女人而言,孝順婆婆本不是一件難事,可丈夫過多的干涉和逼迫,則會讓她沒來由地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你越要我面面俱到,那我就越不讓你心滿意足。
丈夫反覆要求新婚妻子百分百孝順公婆,這已經夠讓女人牴觸了,如果這時再有外人進來對她指手畫腳,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對她提要求,下規定,那但凡有點「反抗精神」的女人,都會對這個人予以反擊。
孝順公婆,這不是一件能夠強制執行的事。新媳婦跟公婆,剛開始其實沒有太過深厚的感情,所以千萬別在一開始就對兒媳提各種要求,亦或是學著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忙著給兒媳下馬威,這只會讓她反感你。
再者來說,婆媳關係,以及婆媳如何相處,這算得上是別人的家務事,稍微聰明點的人,應該都不會攪和進去。
可放眼生活當中,拎不清的人也不在少數,尤其在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當中,我們時常見到這樣一種可笑的場景。
弟弟結婚了,姐姐便把孝順父母這件事擱置在弟媳身上,她生怕弟媳不孝順父母,所以要不給弟媳明里暗裡遞話,要不就忙著給父母出主意,直到父母把弟媳降住了,她才覺得高枕無憂。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自私又愚蠢,明明是自己的父母,卻非得逼著別人替自己盡孝,表面上說是替父母考慮,其實內心根本就是在推脫責任。
就像下面這位讀者玲玲(化名),她一結婚,就遭遇到了大姑子幫著婆婆給自己「立規矩」這樣的事,不過玲玲的態度很強硬,她說了,大姑子這樣做,她不光不接受,還要讓婆婆也從此斷了這個念想。
02
讀者案例:新媳婦過門第2天,大姑子趕來幫婆婆「立規矩」,女子:滾你家去
今年26歲的玲玲,雖說感情經歷沒有多少,但她的擇偶觀很成熟,那就是找個踏實穩重的男人過日子。
因為現實生活里接觸異性的機會不多,所以玲玲一直在參加各種相親,坦白說,她對相親這件事沒抱太大希望,直到遇見明陽後,她才算是體會到了什麼叫動心。
明陽比玲玲大10歲,事業穩定,人也踏實,再者說話幹事都比較靠譜,這讓玲玲非常滿意。
兩人交往沒多久,明陽就提出了結婚的事,玲玲也想早點定下來,但她卻有一個顧慮。
玲玲見過明陽的姐姐,對方比她大了15歲,從第一回見面,對方就一直在強調「孝順公婆」這件事。玲玲感覺得到,這未來的大姑子不好相處,首先年齡上相差太大,其次她實在不愛聽大姑子嘴裡那一套說辭。
但沒辦法,玲玲真的很喜歡明陽,她覺得自己沒必要因為旁人放棄愛情,所以還是決定結婚了。
結婚當天,大姑子也在,輪到新人敬酒的時候,大姑子端起酒杯對玲玲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爸媽養大我們不容易,你以後必須好好孝順他們,這是你當媳婦的本分。」
當時玲玲也沒多在意這句話,可等到隔天她才意識到,大姑子不是說說而已,人家大清早就跑來娘家,攛掇著婆婆給自己「立規矩」。
新婚第2天,大姑子大清早就過來了,一來就鑽到了婆婆的屋子裡,兩人閉著門在屋裡聊了好久,之後便把玲玲喊了過去。
婆婆跟大姑子先是說了一些關心的話,其次兩人便開始一唱一和:
「媽,你現在老了,出門買菜啥的都不方便,況且你也不知道弟媳愛吃什麼,以後就讓弟媳每天買菜做飯吧。」
「弟媳,我爸媽每天早上起來要喝早茶,你要按時按點給他們做,老人養育我們真不容易,你要讓他們吃好喝好。」
「你現在是結了婚的女人了,可別再把自己看的那麼高了,以後多幹家務,學的勤快點,別人才會抬舉你。」
大姑子跟婆婆,從洗衣做飯這些小事上開始給玲玲立規矩,人家甚至連她幾點起床,幾點睡覺都規定好了,玲玲聽了火冒三丈,她可不是任人捏的軟柿子。
「大姑子,你比我年齡大,我本來挺尊敬你的,但你搞清楚,這裡現在是我家,我幾點起床幾點做飯關你什麼事?你回娘家我不攔你,但你如果繼續在這給我找茬,讓我不痛快,那就滾回你家去!」
大姑子沒想到,自己這弟媳居然是個硬茬,玲玲這番話,讓她當下就羞紅了臉。她也清楚自己現在是客人,便不敢再多說什麼,婆婆也被玲玲這一下子給唬住了,兩個人面面相覷,再沒敢多說一句話。
玲玲告訴我,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她打小就看見過自己的母親,被奶奶和姑姑百般使喚又不敢聲張的樣子。
玲玲說她太清楚這樣的人了,你不反抗,她們就能一輩子壓著你,讓你從此只有任人使喚的份,所以她必須在一開始就讓她們斷了這個念想。
03
西窗情感建議:
就玲玲的大姑子而言,她從始至終弄錯了一件事,面對剛過門的弟媳,她反覆強調父母生兒育女有多不容易,她希望弟媳能替自己盡孝,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
父母生你養你有功勞,所以按理來說,最應該盡孝的人是你。你越是急著要弟媳承擔原屬於你的責任,那就越說明,你其實很早就想擺脫孝順父母這件事。
如果玲玲的大姑子稍微聰明點,她就不應該在一開始如此咄咄逼人,面對剛進門的弟媳,大姑子和婆婆,最先應該做到的是接納和包容。
想讓弟媳融入這個家,慢慢跟她建立感情,那孝順公婆其實就是水到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怕的就是想當然,你自己沒付出什麼,卻想當然的要人家孝順你,伺候你,這怕是有點強人所難。
再者來說,母親和弟媳怎麼相處,這是她們自己的事情,你雖是女兒,但實在沒理由去摻和別人的家務事。你聯合著母親給弟媳立規矩,不光會讓弟媳覺得自己像外人,還會讓她對你心生厭惡,這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
最聰明的做法,那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儘自己的孝心,不對弟媳妄加猜測,也不想當然的給她提要求,唯有如此,你才會是一個受歡迎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