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說不給公公婆婆養老,婆婆:不養老的話,就不幫你們帶孩子
昨天晚上,閨蜜和她老公吵架了,不是因為孩子,也不是婆媳矛盾,而是她老公幫她婆婆剪了腳指甲。
過年的時候他們沒有回老家,最近她公婆過來團聚,她老公每天給她婆婆打洗腳水,有一天,她孩子跑進了公婆的臥室,她去抱孩子,發現她老公正在給她婆婆剪腳指甲。
閨蜜當著老人的面,說腳指甲是藏污納垢的地方,細菌最多,除了小孩子,大人都應該自己剪腳指甲。
閨蜜的老公把她拉了出去,她聽見公公抱怨:”這麼嫌棄我們,將來還指望你們養老呢!”
今天閨蜜跟我說,她覺得公公婆婆對她要求太高了,養老是子女們的事,她作為兒媳婦,是不用給公公婆婆養老的。
於理,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養老跟兒子和女兒有關,跟兒媳沒關係。
於情,嫁進一戶人家,就是一家人,夫妻攜手孝敬老人,是兒媳的美德。
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講人情,而不是認死理。
所以,能幫忙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幫一把的,老人願意幫兒子兒媳帶孩子,減輕的是兒子兒媳這個小家的負擔;兒媳願意和兒子一起照顧老人,撫慰的是一顆歷經滄桑,卻依然飽含愛意的心靈。
01
我在外省上大學,大二那年喜歡上了跑步,有一次跑完步準備回寢室,剛走到操場外牆邊,一隻足球砸了過來,直接把我的眼鏡砸掉了。
我撿起足球,到處找眼鏡,過了一小會兒,一個男生喘著粗氣跑過來,他撿起地上的眼鏡遞給我,問我有沒有事,我說沒事,他接過我手裡的球就走了。
後來跑步的時候,我們又遇到過幾次,他主動跟我講話,互相加了聊天方式後,我們連續聊了幾個通宵便確定了戀情。
確定戀愛關係後,我才知道他已經畢業了,在我們學校附近的公司上班,並且他也是外省人,畢業後他爸媽讓他回老家,他沒有聽他爸媽的話。
“幸好沒回去,不然遇不到你。”男友把我摟在懷裡,說要等我畢業。
在我們戀愛期間,他媽媽繼續催他回老家,因為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他爸媽不想讓他留在外省,與此同時,我和他的戀情越來越穩定,我領完畢業證第二天,他帶我去拍了婚紗照。
我確定會留在我上大學的城市,男友的工作也一直很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互相見了雙方家長,定下了親事。
分別的時候,男友的爸媽先回的老家,我和男友送他們去機場,在計程車上,男友爸爸坐在副駕駛,我和男友,男友媽媽坐在後排,男友媽媽坐中間,車行駛到半路,男友媽媽突然哭了起來,眼淚一直流。
我當時有點嚇到了,天生不擅長安慰人的我只能不停遞紙巾,男友則拉著他媽媽的手,安慰說:”媽,你別擔心我,我沒事的。”
當年的我還是個初入社會的女孩,是體會不到一個做母親的女人的心情的,我只是覺得人長大了都會離開家,可是在父母眼裡,離開家就意味著日後想見一面,不容易。
後來,在雙方父母的資助下,我們在外省買了房子,領了結婚證後,在三個城市辦了三次酒席,工作第四年,我和老公全款買了車子,正式過起了我們的小日子。
02
因為我和老公對待工作都很拼,又想多享受一下二人世界,所以生孩子的事我們沒有急著考慮。
婆婆卻急得吃不下飯,每年過年回家,婆婆都會帶我去找土方子,抓好幾大包中藥煎給我喝,讓我趕緊生個孩子,說年齡越大,生出的孩子越不聰明。
我一直對婆婆客客氣氣的,婆婆說什麼我盡力配合,不讓她老人家操心,沒想到婆婆對抱孫子太執著,大過年給我媽媽打電話,不是拜年,是讓我媽勸我早點生孩子。
後來,我媽私底下跟我說,如果忍受不了,就回娘家過年吧。安慰完我,我媽話鋒一轉,說:”要孩子的事,也得考慮考慮了,再拖就三十了。”
我和老公重新商量了一下,把生孩子的事考慮了進來,沒想到,半年時間就懷了,婆婆得知我懷孕,匆匆安頓好老家的各項事宜,把公公一人丟在老家,跑來給我做飯了。
和婆婆住在一起,自然會有摩擦。
比如,婆婆買回來的肉不洗,直接切了包餃子;婆婆喜歡收納紅紅綠綠的袋子,大大小小的紙盒,把屋裡角落塞得滿滿當當;還喜歡多管閒事。
婆婆的多管閒事,雖然是出於好心和善意,但很多時候好心辦了壞事。
比如,有的小孩子坐在嬰兒車上,喜歡蹬掉腳上的鞋子,家長到家才發現孩子的鞋子少了一隻,婆婆要是在路上撿到了鞋子,她總喜歡撿起來,交到路邊的商店或者小區的保安亭。
我跟婆婆說不要去撿,家長們按原路返回,一般都可以找得到,如果移動了位置,反而不容易找。
撿鞋子是小事,因為婆婆的熱心腸,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時我寶寶剛滿百天,我和婆婆帶著寶寶在樓下廣場上玩,因為是初夏的天氣,說變就變,本來萬里晴朗的,半個多小時後,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下,廣場上的人都躲進了大廳里。
我到處喊婆婆,沒看見她的人影,在整個大廳里搜尋了一圈,還是一無所獲,最後別人發現涼亭里有人,婆婆正在那裡守著一個坐著輪椅的老人。
當時婆婆在涼亭旁邊和人聊天,雨突然下了下來,坐輪椅的老人是獨自出來的,婆婆見他一個人,就走了過去,想幫他推動輪椅,想把輪椅從亭子邊拖到亭子裡,這樣淋雨面積小一些。
結果亭子的台階太高了,婆婆拖了半天拖不動,周圍一個人也沒有,都跑到大廳里了,於是,婆婆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老人擋著了,自己穿著單衣一直淋雨。
那場雨一直持續到下班時間,老人的子女下班回家,把老人領了回去,沒有跟婆婆說一聲謝謝,婆婆回到家半夜就發燒了,並且還伴隨著腹痛腹瀉。
那次淋雨,婆婆病了很久,寶寶太小,我實在忙不過來,老公請了保姆幫忙做飯,婆婆身體好些了後,提出想回老家,我有點慌,不想把幾個月的寶寶完全交給保姆,問婆婆寶寶怎麼辦?
婆婆說:”孩子小是離不開媽媽的,這樣吧,你抱著孩子跟我一起回老家,親戚鄰里都能幫忙看看孩子,這樣你可以做做飯。”
我拒絕了婆婆的好意,選擇了辭職,自己帶孩子。
03
一年後,孩子一歲多,斷了奶,添加了輔食,會走路,婆婆突然打來電話,說要過來帶娃,讓我早點去上班,我問婆婆身體吃不吃得消,婆婆說調理得差不多,帶孩子沒問題。
當時的我真以為自己很幸運,有個體諒自己的婆婆,婆婆剛來第一周,我就迫不及待去找了工作,因為離職時間不太久,我很快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我以為一切能夠步入正軌,沒想到,忙亂的日子剛剛開始。
孩子只要感冒發燒,婆婆就讓我請假,她說她一個人照顧不過來,為了孩子,我寧可被老闆罵,寧可扣全勤獎,寧可少發工資,但是婆婆的要求越來越高。
婆婆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讓老公請假陪婆婆,婆婆不同意,說不能耽誤了她兒子的工作,非得要我請假作陪,因為請假次數過多,老闆多次找我談話。
老闆說:”如果顧不好家庭和工作,建議先把家庭顧好。”我懂老闆的意思,如果沒法平衡家庭和工作,就應該主動辭職,讓能者上。
我咬咬牙,決心不再退讓。
有一次,婆婆因為吃了剩菜,鬧肚子鬧得厲害,好幾天都沒好,婆婆給我打電話,讓我帶她上醫院,掛上電話,我讓老公請假帶婆婆去的醫院。
晚上回來,婆婆一直在抱怨,說她幫我帶了孩子,我就應該帶她上醫院,我反駁了婆婆,說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她兒子也有責任管孩子。
“你搞清楚,你是孩子的媽。”婆婆很大聲的強調。
“孩子沒有爸爸嗎?那孩子爸爸呢?”我疑惑極了。
“孩子爸爸要掙錢,”婆婆毫不留情,直奔主題,”你老讓我兒子請假,萬一老闆不要他了怎麼辦?男人要以事業為重,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婆婆的訓斥令我臉紅一陣白一陣,我一下子看清了我在婆婆心中的位置,他兒子掙錢是養家,我上班就是不管孩子,我問婆婆:”那你老了以後呢?躺床上不能動,你兒子也不管嗎?”
“你管我就行。”婆婆說得理直氣壯,停了一會兒突然反問我,”怎麼,你難道不給我養老嗎?我現在給你帶孩子,就是盼著我老了你能顧念著我點,不然,我也不來城裡湊熱鬧了。”
婆婆把話都挑明了,我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不想給婆婆養老,因為該養老的人是她兒子,不是我,我可以幫忙伺候一下,要我完全獨挑大樑,我做不到。
婆婆說我的話令她感到心寒,她以為能夠指望得上我,沒想到我令她失望了,婆婆來我們這裡待了一年多後,又回老家了,我把孩子送了私人托班,雖然價格很貴,但我可以繼續上班。
我和婆婆之間的交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將來如果婆婆老了躺床上不能動,我會盡己所能給予老公支持和幫助,要我完完全全一人負責婆婆,讓老公安安心心上班,我做不到。
04
帶娃和養老本是兩件不同的事,但是這兩件事常常被捆綁在一起。
有的兒媳說:”老人不幫忙帶娃,以後就不給養老。”
有的婆婆說:”幫兒子兒媳帶娃,就指望著能養老。”
不管是兒媳還是婆婆,她們有上述的想法其實是很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人之常情。
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年輕人要養孩子養自己就得上班掙錢,去上班沒人帶孩子,自然希望老人幫忙搭把手,分擔一下壓力。
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老人最害怕的是老了不能動,即使有錢可要是沒人在身邊,也會很無助,希望子女能夠近前照顧一下。
那麼在以上兩種情況下,最圓滿的組合就是,孩子小的時候,老人能夠過來幫忙搭把手,老人老的時候,兒子兒媳能夠合力儘儘孝。
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時候的組合都是不圓滿的,需要帶娃的時候沒人幫忙,渴望養老的時候沒人出力,現實總令人失望。
所以,還是靠自己吧,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自己安排好養老生活,當你不再去期待別人的時候,你就不用再承受那麼多的失望,你收穫的是心安理得。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