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錢都給了孩子,老了誰養你?切記:孩子不是你養老的保障
有個美麗的傳統叫「養兒防老」。而「孝順」是幾千年的文明,也是人類應具有的思想美德。
「孝順」從古時就有《舜帝》「孝感動天」和西漢《漢文帝》的「親嘗湯藥」到南北時期的《花木蘭》的「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感人故事。
這些從帝王到平民百姓的行為和孝心都被世人廣泛流傳。這些都是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父母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所影響。
從古時「孝順」就被列為進入考場和官場衡量的標準,一個無孝之人即是一個無品之人怎可為人師表,怎可做到為官之道。
古時為官人辭官回家奔喪,必須守孝三年,所以為官之人多為有孝之人,這也是與當時社會風氣分不開的。
有孝才有品有孝才是君子,大丈夫所為。
為什麼當今社會比比皆是無孝之人,打罵父母,虐待父母,甚至丟棄父母,為什麼呢?
這與當今社會分不開更與父母的教育分不開。
有些父母真是「自找」「活該」這些字眼我用的過於「沉重」,但那是「警鐘」我要罵醒他們,敲醒他們。
很多父母養老都指望「養兒防老」,現在很多父母辛苦把孩子養大成人,還要傾盡所有為他們買房結婚,為什麼?
就因為他是你們是孩子?我想敲醒這代父母,孩子不是你養老的保障!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老人家年輕時就守寡,辛辛苦苦把四個兒子養大成家立業,又把所有的房子和錢分給了孩子,以為可以養兒防老,老有所依。
當她老了要贍養時,幾個兒子推來推去,為此事還鬧上公堂,後來村上解決,每家輪流一個月贍養。
之後老人像個皮球被幾個兒子踢來踢去,還吃不好,穿不暖,病了也無人照顧,一句話就是「等死」唄!
他們還每次到了月尾,為了30號和31號誰多撫養了一天感到不公平,以至於妯媳裡互相爭吵打罵,簡直混帳至極。
有一天,到了月尾30號,老人病了還起不了床,但兒媳說到期了,卷起鋪蓋讓老人滾去,下一個兒子家。幾個兒子的地基都在一起,都蓋起了小樓,也都是幾步之遙。
老人拖著病殃殃的身體來到了兒子門口,拍門,叫門都無人答應,老人從清早等到中午都沒見人。
舀一瓢冷水就當是午餐,又從中午等到晚上,又沒人開門,老人在門口叫著「餓呀,餓呀,……
隔壁的兒子媳婦狠心地當閉門聽不到。天黑了,寒氣也下來,門使終沒人打開,老人家又冷又餓又病來到了屋前的一棵棗樹下,理了理頭髮,整了整衣服,靠在了樹下。
清早的天空是灰色的,烏鴉也在呱呱地叫,可能為老人的一生感到悲哀。
老人就這樣悲慘地走了,老人家一生的要強和孤獨,卻換來了可憐的一生,不禁令人痛心又憤怒!
當時在村上引起了轟動,又引起政府司法的注意,對四個兒子進行了拘留監禁和教育。
這個事例我當時看到我悲憤,罵幾個兒子是畜生,不配做人,也為老人不值流淚。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老人家為自己多想一步,房子先留給自己住,早點找個老伴相依,留點錢防身養老,也許事情不會這樣,你們覺得呢?
我們社區有對夫婦,兩人年輕時做生意打拚小有成績,用錢買了樓,還存了些錢來準備養老。
兩人只有一個兒子,從小張大媽就溺愛,物質和感情都給予滿足和保護。
兒子快上大學了,聽別人說留洋海歸回來特吃香,張大媽就尋思送兒子外國留學,幾經辛苦總算幫兒子拿到了英國簽證,又聯繫好了學校,當然費用不菲,但想到海歸的風光,張大媽也樂呵呵。
兒子去了英國,每個月的花費都不菲,不懂節約和自立,連底褲都要拿到乾洗店裡洗,兒子每月高昂的開支令張大媽卻是頭疼,
但也不能虧待兒子,就開始動用了養老儲備金。為此張大媽老伴還去外面打零工幫襯著生計。
轉眼幾年過去了,兒子一次都沒回來,除了要錢才打下電話,還沒能說幾句就掛線,說是長途電話費太貴。
聽說兒子畢業要回國了,張大媽好興奮。兒子回來,桌上擺滿了豐富的佳餚,可兒子沒吃幾口,就跟父母說要留在英國發展,但必須要一筆保釋金,如果發展好了,就接父母去英國享福。
夫婦倆養老金已為了兒子讀書,已所剩無幾,兒子又說可以抵壓房子或者賣房子,張大媽的丈夫不同意,
可張大媽正想著能和兒子一起去英國發展多好,馬上答應了,丈夫擋都擋不住,夫妻倆還大吵了一架。
房子賣了,一大部分都給兒子拿走了。家也從大屋搬到小屋,租屋渡日,希望兒子快點接他們回英國。
時間長了打電話催兒子,兒子說在奮鬥中,又接著說好快再等等,再後來再也等不到兒子消息。
兒子電話停機聯繫不上,兩夫妻錢也沒了,兒子也沒了,丈夫為此事埋怨婚也離了,張大媽那真叫慘呀!
錢給了孩子你們有保障了嗎,更多的是無助和淒涼!
這個故事是父母從小太過於溺愛和嬌慣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等他們長大後也會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這些都與父母自身教育和影響分不開的。因此父母要反省自已,不要對孩子的愛變成盲目和攀比。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尊老愛幼」是我中華傳統之美德,是天下子女應盡的義務。現在的社會要多宣傳「 百善孝為先」
現實社會中又有幾個孩子能傾盡所有為父母付出,都說「 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狠心的「 啃老」一族。
家長能幫就適量幫,沒能力讓他們自已搞定,結婚沒房去租房,沒錢去努力賺錢,讓他們學會自已去承擔。
社會上少了些攀比,離婚率都會下降,也還社會一片藍天。
「錢」才是老年人晚年的保障,自已有「錢」腰杆才硬,底氣才足,晚年生活才會幸福安康!
養老不要靠孩子應該靠自已
養老應該早有意識,30多歲就應該為自已買份「養老保險」,越早買越便宜,有一份足夠的養老金退休,才能享受到「老有所依」的美好生活。
養老靠自已努力工作賺錢,學會理財,在財富上日積月累,有了一筆人生財富,晚年才以可安穩享受人生。
養老靠自已社區的各種活動來豐富和愉悅自已人生,提高自已的修養,養老開心快樂也很重要。
養老靠自已每天的運動,均衡的營養,擁有健康的身體,晚年生活才更精彩。
養老靠自已的老伴知冷知熱,互相關懷,互相守護直到生命的終止。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