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臨終想見小兒子最後一面,大兒子的一番話,老人含笑離開了人世
鳳平村的李成光老人和老伴張蘭芳育有2個兒子,大兒子叫李金,小兒子叫李銀。兄弟倆打小的時候感情就非常好,父母對倆兄弟更是疼愛有加。因兄弟倆相差8歲,父親偶而偏向於小兒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一天,鳳平村變得十分熱鬧,因為李成光老人十八歲的小兒子李銀被應徵入伍,村裡的大部分村民都前來為他送行,沾沾喜氣。在農村,家裡有一個當兵的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之後,李銀眼角掛著淚水,揮手告別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也就是在那一次,一向性格堅強的李成光老人也偷偷地留下了眼淚。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李銀經常會寫信回家,問候父母身體是否安康。還說自己在部隊裡一切都很好,請二老不用擔心。他還特地囑咐哥哥一定要照顧好二老,還說只要一有空就一定會回來看望二老。每當李成光老人看到小兒子的信以後,心裡也感到特別的欣慰。
後來,在李銀還沒有退伍之前,一向身體很好的李成光老人突然病倒了。經過醫院的治療,命雖然是保住了,可李成光老人從此再也走不了路,只能靠著支架和輪椅過活。老人得病的消息,他讓老伴和大兒子千萬不要告訴小兒子李銀,免得他擔心。
就在李銀離家一年零10個月的時候,哥哥李金突然接到了弟弟所在部隊打來的電話。說李銀在前幾天的一次抗洪救災任務當中不幸壯烈犧牲了。現在請家屬來部隊一趟,參加李銀的追悼會並妥善處理李銀的後事。當哥哥李金聽到這個消息後,一下子癱坐在地上痛哭起來。一個多小時以後,李金悲傷的心情才得以慢慢緩解下來,他想,如果把這個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一定會承受不了這種打擊。經過他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暫時先瞞著父親。當天晚上,當父親睡了以後,李金把弟弟出事的消息偷偷的告訴了自己的母親。一陣傷心欲絕之後,母親也同意大兒子的想法,暫時先不要告訴父親。第二天,李金便匆匆的去往弟弟所在的部隊,處理弟弟李銀的身後事去了。
後來,突然有一天李成光老人問老伴和大兒子,二年的義務兵早就過去幾個月了,怎麼始終不見小兒子回來,而且很長時間也沒收到小兒子的信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隨後他便叫大兒子去打聽一下消息。過了幾天以後,老人終於又收到小兒子信。信中說道:「爸」「媽」好長時間沒有給你們寫信了,我在部隊一切都好,不用為我擔心,只因上一次抗洪救災的時候立了功,現在我被提升為班長,暫時退不了役,要繼續留在部隊服役,望二老多多照顧身體」。李成光老人看完信以後,樂樂自語的說:「好小子」真給我們長臉。在之後的幾年中,李成光老人陸陸續續的都能收到小兒子的來信,老人便沒有在懷疑什麼了,還時常教導大兒子要跟弟弟多多學習。
時光飛逝,一晃六年過去了,大兒子都已經成家,可老人始終不見小兒子回來,後來,老人因長時間的思念和之前病情的惡化,李成光老人最終病倒在了床上,當老人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之時,要求大兒子通知小兒子,叫他趕緊回來一趟,他想在臨死之前見小兒子最後一面。
老人家剛說完,大兒子李金隨後雙腿重重的跪了下來,痛哭的說道:「爸」我對不起你,有一件事我們始終瞞著你,弟弟他早在幾年前,在一次抗洪救災當中就壯烈犧牲了,我們一直瞞著你,就是怕你傷心,怕加重您的病情,這幾年你收到弟弟的信,都是我半夜偷偷寫的,目的就是讓你能夠安心,快點好起來。此時,做在老人床邊的老伴早已淚流滿面,哭的傷心欲絕。李成光老人聽完大兒子的話後,眼角的淚水瞬間洶湧而出,隨後,他慢慢的轉過頭,看了看自己的老伴和兒子媳婦,拼著最後一口氣對著大兒子說道:「我走後,你們一定要好好的照顧好你們的母親」。說完,又將頭輕輕的轉了回去,微微的看著房頂,眼角流著淚水,面帶著微笑,慢慢的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