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13年生9娃,31歲女子要湊齊12生肖:不想浪費丈夫基因
嫁個有錢老公,連生9個娃,目標是湊齊12生肖,就這個造娃速度,誰看了不猜一句豪門生育機器?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溫州9娃媽田東霞對此樂在其中,連帶著丈夫趙萬龍也十分贊同。
一開始田東霞只是在網絡上曬出自己9個孩子的全家福,大約是為了記錄美好生活。
但沒想到,突然出圈,引發了熱烈討論。
起初網友對這一家子并不了解,非常震驚于什麼家庭,生這麼多,現在養娃壓力這麼小了嗎?
網友們議論紛紛,到底是被迫還是自愿,生這麼多孩子難不成是魔怔了,難道家里有皇位要繼承?
結果等到夫妻二人的身份和大概資產被扒出來之后,眾人才感嘆,確實有「皇位」,人家有養這麼多孩子的本錢吶。
9娃爹趙萬龍,時任萬正電源公司董事長,身家超400億,普通養娃對他來說都是小支出了。
一家人住的房子更是豪華,千平占地的別墅,生夠12生肖也住的下。
什麼營養師、保姆、私教老師,都是標配了,幾個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負責。
一家子的生活可以說是壕無人性,富得流油,愛來事兒的網友都開始許愿投胎了。
那這樣說來,田東霞是個平時稍微管管孩子,就可以去喝下午茶逛街的全職富太太嗎?
事實上,田東霞另辟蹊徑,抓住自己的熱度剛開始運營自媒體賬號,進軍短視訊和直播帶貨行業。
趙萬龍的公司賬號也是田東霞在打理,公司部分股份也轉在了田東霞名下。
可以說田東霞再努力些,把重心都放工作上,估計還是個年輕女霸總,哪里像個居家富太太。
趙萬龍事業有成,混得風生水起,田東霞也絲毫不見生完孩子的疲態,整個狀態看著就像才20多歲的樣子。
別看田東霞已經是九個孩子的媽媽,結婚已經十幾年,實際年齡才31歲。
生娃最是損傷身體,田東霞的恢復速度,一是年輕,二是鈔能力。
2006年,公司成立趙萬龍也一躍成為老闆,此時的田東霞更是有了二人的愛情結晶,這一年田東霞還不到20歲。
看著妻子尚且有些稚嫩的臉,趙萬龍和父母當即拍板,決定雇人照顧田東霞的飲食起居。
于是懷孕期間的田東霞成了全家的寶貝,安心養胎,沒有一點煩心的瑣事。
2007年,田東霞和趙萬龍的大女兒出生,兩個家庭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圍里。
為了田東霞能夠更好的恢復, 婆婆為她報了最好的產后恢復班,挑的也是當地最頂尖的月子中心,主打一個體貼兒媳,不差錢。
也許是大女兒的出生,讓趙萬龍有了動力,工作賣力,公司也更上一層樓。
眼看著公司狀態穩定,女兒也慢慢長大了,田東霞又起了再生一個的心思。
夫妻倆想法出奇一致,于是田東霞開始備孕,想生個吉祥的龍寶寶。
田東霞年紀不大,一胎恢復的也很好,這次備孕很順利,沒多久就懷孕了,這次是令人驚喜的雙胞胎,樂得一家人見牙不見眼。
2012年,田東霞生下了老二老三兩個兒子,趙萬龍的事業風生水起,一家人宴請親朋,好不熱鬧。
本以為生了三個孩子的田東霞會就此封肚,沒想到時隔幾年后,她再次向丈夫發出了生孩子的邀請。
原因很簡單,家里條件不錯,自己年輕好恢復,她又十分喜歡孩子,特別享受家里熱鬧的氛圍。
越想越可行,她決定再生幾個,反正家里養得起,老公的基因也很好,她想要延續這樣的幸福。
家里有礦的丈夫欣然應允,生就生吧,帶娃有保姆,田東霞不會有過度操勞的可能。
田東霞趁熱打鐵,和老公越討論越上頭,直言要湊齊十二生肖才罷休。
于是 時至2022年,田東霞就已經生了9個孩子了,每次都大擺宴席,周圍人都開始從驚訝到見怪不怪了。
田東霞和丈夫趙萬龍屬于校服到婚紗,二人十幾歲的時候是同校不同級的同學。
趙萬龍遇見田東霞后,一眼萬年,直接一見鐘情,開始打聽田東霞的信息和喜好。
平日里對田東霞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在他的真誠攻勢下,田東霞很快就淪陷了。
他們倆在學校談起了戀愛,那時的田東霞才16歲,而趙萬龍也還未滿20。
況且兩家的家庭條件也有差距,萬一上演豪門婆媳矛盾怎麼辦?
可沒想到,趙萬龍父母對田東霞一開始就很滿意,從未想過阻止兒子的戀情。
但是年紀小小的愛情,能持續多久呢?趙萬龍和田東霞,這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而且趙萬龍也不是個紈绔子弟,畢業后他慢慢有了自己的規劃,之后就開始了創業之路。
隨后才有了妻子貌美如花,孩子一生九個還不用自己太操心,這樣事業家庭雙開花的結果。
根據田東霞和丈夫的計劃,9個孩子可不是終點,二人仍然在為了十二生肖齊聚一堂的目標努力。
一家人的全家福和田東霞的生娃事跡也在網上流傳甚廣,網友調侃,有人不想生有人一生就要湊十二個。
結語
開放三胎后,關于生娃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對普通人來說,生孩子要面對的更多是負擔。
人們感嘆田東霞生這麼多孩子,也不見多少人羨慕能生,實際也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對生育背后的深層思考。
生孩子最影響的是孕媽的身體,激素異常,反復嘔吐,生產傷口疼痛,生產時甚至面臨危險,這些都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劍。
生育后的產后恢復,養娃成本,職場坎坷都橫亙在女性的面前,一個不注意就是積郁成疾,產后抑郁。
孩子的父親能否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父母能否在育兒方面保持理智客觀,家里的經濟能否負擔起「養」「育」二字。
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并非是叛逆,而且在婚姻中,在職場里,生娃的代價和成本夠大,大到他們望而卻步。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田東霞,有足夠的資本和熱情去生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