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男子撿到嬰兒,辛苦撫養20年,養女長大拒人親生父母,嫁人只有一個條件:帶著爸爸一起出嫁
2010年11月的一天午后,在醫院附近的一條小巷中,一對青年男女剛吃過午飯,正在聊著天。
男子試探性地問女孩:
「以后如果你要嫁人,對方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只聽女孩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我不求車房,也不要彩禮,但男方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那就是帶著我的養父一起出嫁。
我家庭比較困難,沒有什麼像樣的嫁妝,有兩樣東西我必須要帶上:
一個是剃頭推子、另一個是血壓儀,它們都和我養父的生活息息相關。」
男子拍著胸脯說自己能夠做到,讓女孩考慮嫁給他,他會一輩子照顧好女孩和養父!
這名女孩和養父之間有著怎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
男子和女孩最終能否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們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一切還得從1991年的那個夏天開始講起!

殘障男子撿到女嬰,辛苦撫養長大
1991年夏天的一個清晨,在交河鎮的一個村莊小路上,41歲的陳佳林正步行上街買藥。
陳佳林患有小兒麻痹癥,骨關節壞死,身體落下了殘障,拄著棍子才能走路,而且需要定期服用藥物。
因為家里貧窮、身體又不好,人到中年的他仍舊沒有娶妻生子,和自己的老母親開小賣部、種地維持生計。
當陳佳林走到街口一個長滿太陽花的花壇旁時,一瞥之下,發現里面躺著一個用薄毛毯包裹著的女嬰。
女嬰個頭很小,看樣子還沒有滿月,粉妝玉琢的,甚是討人喜歡。
自己沒有兒女,女嬰放在這兒,不是餓死凍死,善良的陳佳林思考了一會兒,徑直走過去,將女嬰抱回了家中。
花甲母親看兒子出門買藥卻抱回一個女嬰,連忙問清楚情況,得知是被父母拋棄后,
老人家認為這是上天贈送給他們家庭的禮物,一定要好好將她撫養長大。

照顧起一個嬰兒的吃喝拉撒,對于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來說都十分吃力,
更不用說是殘障老邁的陳家母子。陳佳林給女嬰取名為陳紅,
從抱回家的那一天開始,母子倆就為養活這個女嬰忙得不可開交。
那時候,陳家的經濟十分拮據,母子倆只得更加省吃儉用,為陳紅買羊奶、米粉增加營養。
泊頭的冬天十分寒冷,可是陳家只有一床棉被。為了不讓陳紅受凍,
那年冬天,陳佳林用棉被將陳紅包裹得嚴嚴實實,
自己和母親蓋著用麥稈編織的薄草墊,在寒風的侵襲下,凍得瑟瑟發抖。
一整年的時間,陳佳林都圍著養女團團轉,家里的耕地閑了一年沒人打理。
好在在母子二人的精心照顧下,小陳紅正一天天茁壯成長。
幾年之后,陳佳林的母親因為哮喘病發作醫治無效去世,從此這個家里就只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為了掙錢養活女兒,陳佳林白天會拄著拐杖去地里干活,陳紅也會一起帶去,自己一個人坐在地頭玩耍。
至于家里的小賣部,因為生意不多,都只有在夜晚或者下雨天才開放。
周圍的村民知道他家里的困難情況,需要購買物品時,也故意等到陳佳林在家時才過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養父身體殘障且骨病不時發作,
陳紅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抓藥、煎藥、喂藥,在養父病發時進行照顧。
有時候陳佳林半夜里發病,陳紅就會跑到離家幾公里外的國道上攔車送他去醫院。
有一次,陳佳林病得十分嚴重,醫生要求家屬在通知單上簽字并安排后事,
年幼的陳紅不知道什麼是「后事」,等到問清楚后,她大聲哭著哀求醫生,一定要治好自己的養父。
1997年秋天,盡管家里非常窮困,陳佳林還是將6歲的陳紅送進了村里小學讀書,
希望將來能夠有出息。他不顧自己的身體,沒日沒夜干活,家里的小賣部由陳紅放學回家后照看。
這一天,村里的幾個小朋友在縣城里買了一個新奇玩具,正好從陳紅家小賣部門前路過,
她一時好奇,便不由自主跟著過去瞧個明白。
陳佳林晚上從地里干活回來,看到陳紅看店時偷偷出去玩,十分生氣。
恰好此時陳紅從外面回家,陳佳林順手將手里的鐵鍬一扔,沒想到正砸在了陳紅的腳上。
陳佳林又氣又心疼,他沒想到陳紅站在那里連躲都不躲,連忙從家里找來東西包扎,
又給傷口上了一些跌打損傷的藥后,陳佳林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說道:
「孩子,我們爺倆就是苦瓜坑里長的兩個苦瓜,你得知道我們是什麼家庭,咱不能跟別的孩子比的!」
2003年的夏天,是陳紅滿12周歲的生日,想著養女跟著自己吃了不少苦,陳佳林決定給她一個驚喜。
這一天清早,陳紅吃過早飯上學去了,陳佳林拿出家里的儲錢罐,掏出一沓子皺巴巴的小額鈔票,坐班車去了縣里。
他不久前從村里一個富有人家知道過生日要吃生日蛋糕,但自己所住的小鎮偏僻貧窮,
沒有店鋪售賣那東西,所以只好前往縣城購買。
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班車足足顛簸了一個多小時。
來到縣城之后,陳佳林拄著拐杖一路詢問,終于找到了購買生日蛋糕的地方。
可是他遠遠低估了生日蛋糕的價格,所帶的鈔票除去回家坐車的,連購買一個最小的蛋糕也還不夠。
怎麼辦呢?思之前想后知下,陳佳林決定用所有的錢購買生日蛋糕,自己步行回家。
步行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對于一個五十多歲拄著拐杖的殘障人來說,的確十分困難和漫長。
陳佳林半上午就從縣城出發,到了夜幕降臨,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他還沒有到家。
陳紅放學后沒見著父親,聽鄰居說他早上坐車去縣城了,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內心放心不下,便跑去村口等待張望。
直到深夜九點多,陳紅才看見養父一瘸一拐地從遠處小路走了過來,手里提著一個禮盒。
她連忙撲過去攙扶,到家之后才明白,養父為了給自己購買生日蛋糕步行回家,她感動得哭了。
在老式八仙桌上就著昏黃的燈光打開禮盒,里面的蛋糕因為一路顛簸已經破碎得不成樣子,
陳佳林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讓女兒趕快嘗一嘗。
雖然蛋糕又小又破,但對于陳紅來說,這是她一輩子吃過的最香最甜的東西,
里面飽含著的濃濃父愛,是任何美味佳肴都無法凝聚的溫暖!
2006年7月,陳紅國中畢業,陳佳林準備賣掉小賣部和老屋,讓女兒繼續上高中。
可是陳紅拒絕了,她開始四處打工掙錢,用稚嫩的肩膀頑強地擔起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幾年時間里,她干過一線工人、在按摩店當過學徒、在飯店當過洗碗工。
但不管工作離家多遠、干活多累,陳紅每天清早騎著腳踏車出門,晚上都要趕回來。
因為她知道家里有一個殘障養父在等著她,家門口有一盞燈始終為她亮著。
意外找到親生父母,繼續選擇照料養父
2008年,在縣城一個名叫曹欣姐姐的婚禮上,17歲的陳紅意外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曹欣是陳紅在縣城打工時認識的,兩人眉眼相仿、性格也很投緣,認識不久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在婚禮當天,看到陳紅之后,曹欣的母親就問陳紅的父母是誰,
因為懂事之后,養父告訴了自己的身世,陳紅也就如實講了出來。
聽完這些后,曹母流著淚哽咽地對陳紅說道:
「孩子啊,你就是我17年前丟失的親女兒啊,是媽媽對不起你!」
原來曹欣就是陳紅的親姐姐,一家人住在縣城里,物質生活比較富裕。
當年,曹母生下了曹欣后,夫妻二人想要生一個兒子,可是第二胎依舊是女兒。
因為政策原因,在陳紅出生后的第六天,父親連夜將她送到了交河鎮,
放在了路口的花壇旁,希望有好心人白天路過將她撿走,最終她遇到了自己的養父陳佳林。
參加完婚禮后,陳紅流著眼淚回到交河鎮家里,她告訴養父自己找到了親生父母,
是城里的一戶富裕人家,母親希望她能夠回去。
陳佳林沉默了片刻,隨后紅著眼角平靜地說道:
「孩子啊,那你就回去吧,他們當年丟下你肯定是有苦衷的,你要理解他們的難處。
那里生活條件比這好很多,對你的未來也更有幫助!」
養父的無私、寬容以及設身處地為自己考慮,讓陳紅百感交集,她十分矛盾糾結,一時難以決斷。
幾天之后,親姐姐和母親來到交河鎮陳紅家,想接她回城里,讓有著血緣關系的一家人團聚。
陳紅心里清楚,回去之后物質條件豐富,日子不會過得像現在這麼苦。
可是看到養父瘦削的臉頰和干枯的雙手,她想到了養父的含辛茹苦、傾盡所有,最終她對一臉殷盼的母親說道:
「爸爸對我有養育之恩,我要留在他的身邊盡女兒的孝道,
我現在還不能跟你們回去,您的生育之恩,只能以后再慢慢報答了!」
就這樣,陳紅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又繼續過回了打工掙錢、照料養父的辛苦生活。
結婚唯一條件:帶著養父一起出嫁
2010年10月26日傍晚,從塑料廠下班后的陳紅回到家里,看到養父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著,
她顧不得休息,背起父親就往縣醫院趕。
掛號、急診、交費、入院、輸入藥液治療,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后,陳佳林漸漸入睡了。
此時陳紅掏出手機,里面有好幾條一個名叫「飛翔」的網友發來的消息,
那字里行間的關心,讓陳紅在涼颼颼的秋夜感到陣陣暖意。
陳紅如實告訴是因為自己養父生病沒有及時回復消息,「飛翔」聽后,
表示自己會趕過來給她搭把手,陳紅不想麻煩別人,婉拒了!
「飛翔」是陳紅通過網絡認識的網友,真實姓名叫孟飛翔,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
比陳紅大一歲,當時正遠在新疆的一家超市做領班。
他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辛辛苦苦將他拉扯大,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高中還沒畢業就輟學外出打工。
極為相似的人生經歷,讓陳紅和孟飛翔特別聊得來,兩顆年輕的心彼此靠攏、相互牽掛。
本以為對方只是客氣順口一說,沒想到在10月29日清晨,
孟飛翔居然坐了34個小時的高鐵,從幾千里之外晝夜兼程趕了過來。
一到醫院,他就主動幫助陳紅照顧養父,護理大小便失禁的陳佳林,就像親生兒子對待父親那樣小心翼翼。
陳佳林對這個小伙子十分滿意,他主動告知了孟飛翔自己養女陳紅的身世,希望二人能夠有緣走到一起。
于是在幾天后的一個中午,就發生了我們文章開頭所敘述的那一幕!
孟飛翔勇敢表白,愿意接受帶有沉重「負擔」的愛情,尤其是這段時間他對養父的細心護理,
讓陳紅認定這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男人。
就這樣,兩人從網絡走到了現實,正式建立了戀愛關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孟飛翔辭職了在新疆的工作,與陳紅一起照顧養父。
每天早上七點,孟飛翔叫醒陳佳林,給他全身做按摩、活動關節,然后打來熱水,
伺候他洗漱,陳紅則去街上買來早餐,三人在醫院里一起吃。
中午的時候,陳紅會給養父煲好烏雞湯、排骨湯,孟飛翔就推著陳佳林去醫院花壇呼吸新鮮空氣,陪他聊聊天。
直到晚上九點多,陳佳林做完一天的治療,服用下最后一道藥睡去后,
陳紅和孟飛翔才有片刻的寧靜時光。
朝夕相處的陪伴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繼而有了結婚相守一生的想法,
他們彼此之間約定:等陳父病好出院了,孟飛翔就去告訴母親雙方的事情,然后結婚成家。
2011年1月上旬,陳佳林的病情逐漸穩定出院回家了,孟飛翔將陳家父女二人送回泊頭縣交河鎮后,
自己返回了東光縣,在縣城的紙箱廠找了一份領班的工作,
然后將自己有女朋友,并且想盡快結婚成家的消息告訴了母親。
剛聽到這個消息,母親十分高興,可是當聽說陳紅的家庭情況,
尤其是她必須帶著殘障養父一起出嫁后,孟飛翔的母親立刻表示反對,她擔心兒子承受不住如此重的負擔。
孟飛翔也十分為難,第二天他支支吾吾打電話給陳紅,想對她說明自己母親的態度,可是半天開不了口。
陳紅沉默了片刻,心里預料到了一切,她對孟飛翔說道:
「阿翔,你別責怪你媽媽,她也是為你好,我的情況特殊,本來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要不我們分手吧!」
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孩,孟飛翔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他決定帶陳紅去見母親,讓母親親眼看看陳紅的優秀和善良。
2011年5月3日,陳紅隨同孟飛翔去見未來的婆婆。
來到孟家之后,陳紅主動洗菜做飯、洗衣拖地,表現得十分勤快懂事、落落大方。
孟飛翔的母親看在眼里,心里對陳紅十分滿意,可是想到陳紅身后的負擔,她一直搖頭嘆息。
養父成為了陳紅通往幸福婚姻的攔路虎,從孟家出來以后,陳紅一直強顏歡笑,
她明白孟飛翔母親的意思,決定不再拖累,讓兒子傷了母親的心,于是又一次主動提出了分手。
孟飛翔堅決不同意,他從路邊采了一把太陽花送給陳紅,用充滿豪邁的語氣說道:
「你喜歡太陽花,我也喜歡,我們應該像這太陽花一樣,無論遇到多少暴風雨,都要迎著陽光堅強綻放!」
陳紅被深深感動了,回到家后,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自己帶著養父出嫁,是不是真的太過苛刻?飛翔和他母親如此為難,我是不是應該放棄帶養父出嫁的條件呢?
然而,養父為了養活自己,吃了很多苦、受了無數罪,終身未娶,到了垂老之年,孤身一人、疾病纏身、無依無靠。
往日和養父一起相處的溫馨場景,如放電影一般,一幕幕涌上心頭,
陳紅想到了奶奶、想到了小賣部、想到了12周歲吃的那個又小又破的生日蛋糕。
養父的養育之恩足以讓陳紅感念一生,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她腦海中不斷清晰:
不能丟下孤苦的養父,必須帶他一起出嫁,哪怕自己得不到婚姻的幸福!
一天午后,正在午休的養父被陳紅和孟飛翔的電話吵醒。從女兒的只言片語中,
他猜到了因為自己的拖累,兩人的愛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陳紅接完電話后,陳佳林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拉著女兒的手輕聲說道:
「孩子啊,這天底下就沒有帶著父親一起出嫁的道理,你不用管我,和飛翔結婚吧!
我會自己照顧好自己,你有空的時候回來看我一眼,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陳紅撲進養父的懷里,回答道:
「爸爸,我不會丟下你的,你為我付出了全部,就算我一輩子不嫁人,我也要照顧好你……」
父女二人抱頭痛哭,淚水浸潤著心田,這是人世間最為珍貴的、沒有血緣的親情感動!
幾個月后,孟飛翔的母親上吐下瀉病倒了,陳紅同他一起將母親送到了醫院。
因為孟飛翔所在的紙箱廠正處于旺季,特別繁忙,一時抽不開身,
在醫院安頓好母親后,他不得不回工廠上班,照顧孟飛翔母親的重任落在了陳紅的身上。
在醫院里,陳紅像親生女兒一樣忙前忙后,幫助洗漱、喂飯喂藥、擦洗身體、換洗臟衣服。
在一次午休時,孟飛翔的母親睡醒后,從病房門縫望向走廊,看到了讓她極為感動的一幕:
只見陳紅的雙手泡在洗衣盆里,盆里滿是孟飛翔母親換下的臟衣服,
因為太過勞累,她居然頭靠在水龍頭的邊緣睡著了。
孟母不忍心叫醒她,又怕她著涼了,強撐著病體下床,拿了一件外套輕輕給她披上。
那一瞬間,孟飛翔的母親明悟了許多:
自己因為陳紅要帶著殘障養父一起出嫁,擔心兒子以后無法承受沉重的負擔,所以一直對兒子的婚事表示反對。
可是天底下有多少像陳紅這樣善良懂事的好姑娘呢?她對養父孝順、對翔兒體貼、
對我恭敬,讓她成為我的兒媳婦,這實際上是我們家的福氣和幸運!
誰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生養的,做父母的也都有老邁的一天,那時候作為子女的,還不都是一樣需要去照顧奉養嗎?
年輕人從不害怕目前生活的困苦,物質的貧窮努力上進便可改變,但一個人心性質量的塑造,
這是萬難更改、也是最為可貴的!
想清楚這些后,孟飛翔的母親主動接納了陳紅。
2011年10月8日,在東光縣連鎮鎮陳家園村,陳紅和孟飛翔舉行了熱熱鬧鬧的婚禮。
婚禮當天,孟飛翔去泊頭縣交河鎮將陳紅父女一起接了過來,實現了陳紅帶著養父一起出嫁的諾言。
20年前撿到養女,20年后養女帶著自己一起出嫁,坐在首席上的陳佳林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天,
養女和女婿為他敬茶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村民們為陳紅的孝舉鼓掌點贊,網友們紛紛稱贊陳紅為「最美媳婦」、「最美女兒」。
2012年12月8日,陳紅順利生下了一名男嬰,孟飛翔給兒子取名為孟洋洋,
他希望自己的這個五口之家永遠喜氣洋洋!
如今的孟飛翔在東光縣的一家包裝機械廠工作,陳紅不僅照顧一家老小、
操持家務,為了減輕丈夫的負擔,還每天堅持早起進城賣餅。
夫妻二人正為著未來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奮斗著!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辛苦撫育20年的大恩大德!
陳佳林撿回養女,含辛茹苦撫養長大,陳紅不與親生母親回去過優渥的生活,
在面對自己的終身幸福時,毅然堅持帶著殘障養父一起出嫁,這種大孝之心,令人感動、值得學習。
孝親敬老須趁早!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很多感恩父母的機會,切勿讓此珍貴白白流失……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