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帶孩子,兒媳不感恩還挑刺」婆婆的委屈,讓旁觀者共鳴

01
早上的時候,我送完兒子去幼兒園,順便去超市買點菜。
在超市的時候聽到兩個婆婆的對話,其中一個婆婆說:「你都不知道我真的太委屈了,我幫他們帶孩子,我什麼都不求,可是兒媳還嫌棄我。有時候想想自己這一輩子過得可真是受罪。你說我能把她的孩子怎麼著,不感恩就算了,還挑刺,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懂事,讓人心寒。」
「誰家不是呢,我那個兒媳婦也一樣。飯是我做,孩子是我帶,她什麼都不幹,還不知感恩。」
她們倆說話的聲音蠻大的,再加上早上買菜的都是老頭老太太,她們倆說的話,引得周遭旁觀者連連認同,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說起家常事來。
「我幫忙帶孩子,兒媳不感恩還挑刺」婆婆的委屈,讓旁觀者共鳴。
我是90年的兒媳,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說句實在話,如果我是婆婆,我幫忙帶孩子還被兒媳指手畫腳,我自己也會不樂意。
你如果讓我幫忙,那麼就請尊重我,而不是一邊需要我,另一邊不懂感恩反倒指責我,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誰也不想干。誰不想晚年過得幸福快樂,本來都已經犧牲自己的時間幫你帶孩子了,怎麼你反倒嫌棄呢?要是嫌棄老人家帶的不好,就自己帶。
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但是說真的,很多時候,矛盾真的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我們做人做事都得有所思量和反思,可不能太過任性了。婆媳關係中有很重要一點:兒媳不要把婆婆幫忙帶孩子當作是應該的,更不要對老人家指手畫腳,要多感恩。兒媳婦要是能做到這一步,想必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婆媳矛盾了。
兩個人都好上好量,切不可因為一些小事上綱上線。

02
我兒子是我自己一手帶大的,二寶閨女今年1月出生,目前是由婆婆幫忙帶。
關於老人家幫忙帶孩子,我更多是感激,而不是挑刺兒,因為我沒有把帶孩子當作是老人應該做的事,我覺得婆婆既然幫了我,我必須得懷揣著感恩之心,這是我自己作為小輩應該盡的本分。
坦白說,我沒有跟婆婆相處過,因為我跟先生是定居在很遠的城市,婆婆主要是在老家。我兩個孩子坐月子都是我媽幫忙的,婆婆來都沒來,但是我不會抱怨她,因為是我自己不讓她來的:一是因為家裡小,來了住著不方便;二是兩位親家也合不來,不要硬湊到一塊兒;三是月子裡我更喜歡跟媽媽在一起,月子裡有媽媽陪伴是一種幸福。
婆婆雖然沒幫忙坐月子,但是她提前給孩子準備了衣服,而且我生完孩子之後,她都給了錢。大寶給了八千,二寶給了兩千,她主動給的我就接受,因為這是當奶奶的給孩子的一個心意。
我大寶是自己帶大,主要是因為那時候我跟婆婆的關係未曾緩和,也不知怎麼跟她相處,索性就自己帶了。後來關係緩和了,婆婆身體又不好,還是沒帶成。等到二寶出生,我跟婆婆的關係已經很好了,二寶兩個月的時候,婆婆就自告奮勇來幫忙了。
對於她的到來我是歡迎的也是忐忑的,因為我沒有跟她長時間住過,很怕鬧出什麼矛盾來,畢竟網上關於婆媳矛盾的那些事,實在是太兇猛了,無意之中我也把婆婆給當成了洪水猛獸。

但是跟婆婆相處了兩個多月後,我對「婆媳關係」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倆沒有因為孩子鬧矛盾,反而相處得很是愉悅,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是:我由著她,從不會因為孩子的事對她挑刺指責,我對婆婆更多是感恩,我也會照顧到她的感受,我不會指使她幹活,更不會把她給當成保姆。
婆婆帶孩子,怎麼帶,我都是由著她的,老人家能把自己孫子怎麼樣。我發現很多兒媳會把婆婆給當成仇人,生怕婆婆把孩子怎麼了,婆婆稍微犯點錯就妄加指責,這樣你們的關係能好嗎?
既然讓老人家幫忙帶孩子,你就要拿出一個態度,而不是處處針鋒相對。不要一邊需要婆婆幫忙,另一邊還嫌棄她帶得不好,如果是這種態度,你乾脆自己帶孩子,也不要抱怨老人家不幫你帶孩子,因為老人家幫忙了你覺得人家帶的不好,是你自己折騰出來的事。
所以說有時候做兒媳的也要反思,看看到底是婆婆給你使了絆子,還是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動不動就把婆婆給當成了仇人對待。
我一開對婆婆也有點膈應,叫媽的時候我也是叫不出口的,但是後來我媽跟我說了一席話,我就想通了:「不要不喊媽,她幫你帶孩子還做飯,你就把她當成我。多好啊,有老人家幫忙是最輕鬆的,別沒事找事,人家對你好你要對她好,可不能黑著臉。我就不信,你好好對她,她還能拿你怎麼著。」
從那之後,我都是真心誠意地喊婆婆為「媽」。
婆婆帶孩子,我從不會指使她怎麼做,也不會嫌棄她,她做的飯菜我都是誇她做的好吃;孩子睡覺,我都會讓她陪著孩子睡一會兒;我不會讓她做家務,婆婆買菜做飯我都會嘴甜說她辛苦了;我們倆日常聊天,我也會主動跟她說:「媽,你要是累了就跟我說,不要藏著掖著,有啥說啥,這就是你的家。你要知道你的身體是第一位的,帶孩子是第二位的。」
因為我們互相尊重,互不干涉,沒有嫌棄和指責,所以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03
我有個朋友她跟我不一樣,她總是嫌棄婆婆帶不好孩子。
她婆婆什麼都干,但是出力不討好,她無意中把婆婆給當成了保姆。婆婆既要做飯還得刷碗,年紀大了碗刷得不幹凈,她看見了就對婆婆說「媽,下次能不能把碗刷得乾淨點」,可能是語氣太重,婆婆聽了她的話心裡也不舒服。婆婆帶孩子,不過是剛把電視給打開,她看到了,衝過來關上電視,厲聲呵斥婆婆「我跟你說多少遍了,不要給孩子看電視,不要看電視」。婆婆給了孩子一個棒棒糖,她看到了,搶過孩子手中的棒棒糖,然後對婆婆說:「媽,多少次了,你還給她糖吃。」
她對婆婆總是「敵意」和「指責」的態度,導致兩個人的關係每況愈下,婆婆也住得很不舒服,總是鬧著要回老家。
同樣的事情我是怎麼處理的:婆婆要是做飯,等到刷碗的時候我會主動過去說「媽,讓我來吧」。婆婆要是刷得不幹凈,我不會指責,而是自己直接洗掉這事就過去了。婆婆給孩子看電視,我就讓孩子看一會兒,等過一會兒我再跟孩子商量把電視關掉,我不會對婆婆說什麼。婆婆要是給孩子吃棒棒糖,已經給了我不會搶過來,而是過一會兒說:「媽,一個星期最多只能兩三個哈,糖吃多了,不好。」
跟婆婆說話的時候一定不要用「生硬」的語氣,而是笑著。
婆婆帶孩子累了,你要從她手中接過孩子,讓人家歇歇。當你考慮到婆婆的感受,多照顧她,她幫你帶孩子也會心甘情願。真的,一定不要對老人家指責,你想想看,你要是老了還得受兒媳婦的氣,你覺得你會樂意嗎?
把婆婆給當成自己的家人,而不是保姆,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好很多。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好的婆媳關係,只不過是兩個人不懂經營,太過在意,才把小事給折騰大了。
「我幫忙帶孩子,兒媳不感恩還挑刺」,不要指責婆婆,用好的態度跟其有商有量,你要照顧到她的感受,把她給當成一個老閨蜜,偶爾領著她去逛逛街買買衣服什麼的,多感恩,你們之間的關係會變好的。
說句實在話,當你跟婆婆的關係好了,你跟老公之間的感情也會好,而且你會覺得好婆婆比好老公有用多了。
多感恩,少指責,別把帶孩子當成是婆婆應該做的,別把婆婆給當成保姆,多照顧到她的感受,你們之間也不會那麼難相處。
今日話題:婆婆幫忙帶孩子,你會感恩嗎,還是指責跟嫌棄?歡迎留言。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