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只請3天假,員工盡忠職守被老闆要求離職,他心冷離開,老闆直接虧2000萬,後悔來不及了
好的老闆不會過河拆橋!
張天喜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年,技術上是一把好手,就是性格內向,老實巴交,
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十年來,盡心盡責,任勞任怨,至少帶出過四批徒弟,
現在產品車間里的技術骨幹,基本都是老張的徒子徒孫,
其中還有三個徒弟當上了車間副主任。只有老張十年如一日,擺弄著生產線。
老張想法也不多,只想憑著一身過硬技術,靠本事吃踏實飯。
這不,過了元旦,南方總是下暴雪,張天喜的老娘病倒了
。老張心急如焚,就向老闆請三天假,回家看看老娘,如果病情穩定了,馬上就返回。
老闆臉上就掛出了不高興,說,老張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啊,
幾天後大客戶岳老闆要來看車間,你還要演示工藝流程,
這可是咱們公司的核心技術啊,這個大單就靠你表演了。
張天喜很自信地說,老闆,您放心吧,我帶的李虎、林豹兩位高徒,
完全能夠操作好,絕對沒有問題,他們倆還年輕,手法更利索,不會掉鏈子的。
我這次就請假三天,岳老闆不是三天後才來嗎,我還能趕趟。
老娘都七十八了,見一面少一面了,這麼多年來,
我很少請假,請老闆批准吧。老闆滿臉不高興地簽字了。
張天喜馬不停蹄地趕回老家,看著老娘病懨懨地躺在病床上,內心十分愧疚,
精心伺候起老娘。這期間,老闆還讓車間主任打過三次電話,
一次也沒過問老娘的病情,每次都是催問老張什麼時候回來。
老張只好叫來妹妹伺候,由於沒有買到第三天的車票,趕回公司晚了一天。
老張趕到車間時,岳老闆已經在參觀生產工藝了。老闆看見老張一頭大汗地進來,
滿臉掛著嫌棄,理都不理。老張的兩位徒弟正在興緻勃勃地介紹工藝優化流程方案。
這個時候,岳老闆提出,能不能在這道工藝上改進一下,把物料成本再降低2%。兩位徒弟表示可以做到。
老闆也連聲回答:能,能,能,我們這些技術骨幹,都是公司大寶貝,
別的廠子做不到的,我們肯定能做到。老張聽著直著急,
心想:如果那樣改造一下流程,當前物料成本可能會下降一點點,
但會造成第四道工藝出現瑕疵,嚴重的話,產品會成次品,反而影響了產品的品相,賣不上價錢。
老張擠上前去,著急地反駁老闆:這樣改不太合適吧。沒等老張說完,
老闆立即把老張推出去:你不懂技術,不要瞎摻和了。
老張被老闆當眾推搡,還被斥責為不懂技術,臉上紅一塊紫一塊的,心裡拔涼拔涼的。
岳老闆一走,老闆就發飆了:張天喜,你這是故意拆台啊!
你超出假期一天,算曠工啊,罰款600元,扣罰年終獎20%。
眾人聽了都沒有吭聲,感到背後颼颼發涼,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
老張追著老闆進辦公室,央求老闆:罰年終獎20%,就是幾千塊,老娘剛住院,
真的接受不了啊。老闆不耐煩地說,你自己也看到了,你說不能幹的工藝,
你徒弟已經超越你了。你不接受,可以走啊,你徒弟分分鐘取代你。
你前腳走出大門,兩條腿的人,後腳就排著隊,求著進來。
哀莫大於心死。張天喜明白,老闆要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了。
本來,一心想踏踏實實幹到老,憑著過硬的手藝吃口好飯。這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老張回到宿舍,給岳老闆打了一個電話:老闆承諾的修改工藝是不可行的,
可能導致整批次產品成次品。沒有想到,岳老闆馬上約老張見面:
我也是老技術出身,我當時就是考驗這家公司的技術和誠信。
你說的太對了,銷售可以忽悠,但做技術的,絕對不能忽悠客戶啊。
岳老闆對老張說:我自己早就想建一個車間,自己生產自己的產品,
把上中下游都打通,以後不會再受制於人了。你來幫我組建這個車間,
你當車間主任,我給你開40萬年薪。你帶來的技術骨幹,
你提一個工資標準,只要你認為合理的,我會支持的,因為我相信你。
岳老闆非常體貼老張:我準備盤下一個車間,你們直接過來組織開工。
這批訂單2000多萬,咱們自己幹了。你先回去,不要吭聲,悄悄籌備,
先領了年終獎再過來。扣你的20%年終獎,我這邊給你補上。
張天喜拿到年終獎后,就向老闆交了辭職報告。
老張私下裡找了幾個貼心的徒弟,悄悄地投入到車間改造之中。
岳老闆拿了第一批樣品,請老闆開車試驗。兩位徒弟自以為是地優化流程,
最後出來的都是次品。岳老闆「借坡下驢」,這批訂單就不簽合同了。
老闆直接傻眼了,這筆訂單200萬賺頭飛了。
老闆趕緊給老張打電話,老張啥也沒說,只是把聽筒朝著機床方向,整個車間里,洋溢著歡快的轟鳴聲。
PS: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願意對號入座就入座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有千千萬萬的老實人,本本分分地靠手藝吃飯,默默無聞地支撐著公司運轉。
如果沒有他們這一粒一粒的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真正有格局的老闆,
會把一線骨幹員工當作效益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珍惜他們,愛護他們。
尊重他們一分,他們回報十分。寒了他們的心,損失的是老闆。
因每天只「工作3個小時」!老電工被老闆當閑人開除
1年後老闆娘「嚎啕大哭」後悔已晚
職場中,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緊車工,慢鉗工,弔兒郎當當電工」,
從字面意思上看,對電工的「冠名」略帶貶義,會讓人們對此行業產生一些負面的評價,
而且很多公司裡面都認為,電工即對公司的業績起不到作用,又不參與公司的盈利創造,
在公司里基本就是個拿著高工資,不幹活的價值比不對等的人。
但筆者不這麼認為,電工是一家公司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崗位,而且隨著電器化的普遍,
一個電工水平的好壞,對整個公司,特別是工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一位工廠里的老電工,在職場論壇中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
老電工說:自己在這家工廠里工作7年了,主要負責日常的機器維護,
因為家裡祖輩都是修家電的,所以從小對電路技術就比較敏感有興趣,
參加工作投入電工行業後,就顯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技術,
為公司正常運轉提供了保障,贏得了不少人的好評。
只是大家知道,電工這個工作,一般情況下是比較輕閑的,
這也是作為一個合格的電工應該有的工作狀態,所以老電工每天在工廠里維護、
維修機器,加上全廠各大小線路的檢查,甚至廠里的監控、空調、電
腦等的一些故障修理,加起來總共的工作時間也基本不會超過3小時。
但是只看眼前利益的老闆卻不這麼想了,他認為老電工每天的付出與收入比不成正比,
而老電工每天閑悠悠的,會讓其他員工心裡不平衡,於是便約談老電工
說他一天工作不了幾個小時,還領著6000多塊錢(約26000多台幣)的工資,
決定從下個月起,讓他把廠里的衛生也搞起來,工作量不大也就3、4個小時的時間
老電工本身就出於幫忙,做了很多自己本職工作外的事情了,
所以對老闆的這一要求有些憤怒,問老闆:如果我不答應呢?
老闆直接回復到:那你可以結工資走人了。老電工果斷辭職了
1年後,工廠里不出所料的發生了意外,老闆為了省錢找了個技術拙劣,
安全意識差的電工,老電工臨走時交待的他定期清理地面油質,
定期檢查地麵線路,定期觀察每台機器冷卻泵的情況,
以免機器油箱里50公斤油因冷卻循環不好,發生意外,
而且每天下班都必須檢查一遍機器是否全部拉閘的操作,新電工基本都沒做到位
一天晚上,車間里不知道什麼時候著火了,等到發現時火勢已經控制不住了,
整個鋼結構的車間全部垮塌下來,夷為平地,一切化為烏有了,
工廠里的老闆娘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工廠就這樣徹底覆滅了。
小編認為:關於技術人員,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但是很多私企的老闆都不懂得如何用人,
只重眼前不看長遠,把技術工人當苦力用,不懂得技術人員所創造的價值。
對於看起來整天閑閑悠悠的老員工們更是不看重,認為新員工更聽話,
有潛力可開發,認為老員工做久了都變老油條了,幹得少拿得多,逮准機會就想辭換掉
但有些崗位的價值,比如機電維修方面的工作,不是因為他一直在忙,
就能證明公司狀況良好的,相反他一天到晚基本上「閑」著,才是廠里最大的福氣。
而且這個「閑」,是有兩個方面的支撐:一是技術水平高,出現問題,立馬就解決了;
二是由於「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閑」的背後,做了大量的檢查和保養性的工作!
電工如果每天八小時忙忙綠綠的,那不叫電工,叫勤雜工為好。
因為要培養出一名經驗豐富而理論基礎又強的電工,必須經過三年寒窗苦讀,
還要徑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電工,特別是維修電工,
在一些比效複雜設備的維修過程中,說得保守一點是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動腦筋,
實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才是他動手幹活的時間。
如果需要八小時不停的動手幹活的電工,
那麼請找一個勤雜工為好,不要找電工!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